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信息发布者:大漠飞鹰123
    2017-03-06 19:18:49   转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1957年首次在美国特拉华州南部的甘波罗地区发现,因此又称甘波罗病。
         该病现已全球性流行,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乎近100%,南美洲约90%,荷兰为88%,意大利为76%,日本约75%,德国61.5%。在我国,1979年邝荣禄等在广州发现本病,1982年周蛟等在北京从进口鸡群中分离到IBD-CJ801株,同年程德勤在上海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一株IB-DV,毕英佐从广州分离到两株IBD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并证明是从国外进口鸡中传入的。1987年,在比利时北部和荷兰南部均发现IBD超强毒株,美国、土耳其、南非也报道有超强毒株存在,18周龄的鸡也可感染。
         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由于免疫抑制引起继发和并发其他疾病(主要是鸡新城疫、鸡马立克、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球虫病),致使死亡率明显升高,可达80%以上,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灾害,被称为“鸡的艾滋病”。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不受品种影响,自然感染宿主
         鸡是IBDV的天然宿主,各种品种鸡均能感染,尤以白色轻型品种反应最严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月~7月为发病高峰。但本病也发生于其他禽类,尤其是火鸡,王世杰等曾报道雏鸭也可发生IBD。近年来研究发现,IBDV还可传染给鸭并使之发病,从病鸭身上分离的IBDV人工感染鸡,可使鸡发生IBD,证明IBDV可在鸡鸭之间相互传播。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感染IBDV后粪便排毒的时间为两周。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以及鸡场的工作人员可以机械带毒,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另外,小粉甲虫蚴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由鸡舍采集的甲虫蚴磨碎制成悬液喂易感鸡可引起发病。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但病毒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