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复活”青土湖

    信息发布者:大漠飞鹰123
    2017-03-05 20:45:03   转载

    冬日的青土湖显得格外静谧。蔚蓝的天空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丛和结冰如镜的湖面“相依相偎”。
      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明清时期仍有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1959年完全干涸。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省委书记王三运“以节水、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武威的大使命”嘱托,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生态屏障行动,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健全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和集压沙修路、平整沙丘、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等治沙和沙产业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五禁”决定,坚持干部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大力开展工业治沙、生物治沙、机械治沙、产业治沙和沙产业发展模式,开展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青土湖的“复活”,恰恰就是我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佐证和生动实践。


    压沙造林筑屏障
     

      “方格”如织育生机,遍撒瀚海缚“黄龙”。风沙线长达13公里的青土湖区域亟待治理的流沙面积达12万亩,是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如今,随着麦草方格等治沙措施的深入实施,绿色也在这里无限延伸。
      2010年以来,民勤县按照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和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的目标要求,积极践行“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把青土湖区域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坚持以造管并举、封造结合,义务压沙和重点生态项目支撑相结合,综合运用压沙造林、下泄生态用水、移民搬迁等治理措施,着力打造“重点治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如今,已经在青土湖区域完成治沙造林7万亩,封沙育林(草)12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2万亩,区域沙化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青土湖重现昔日碧波荡漾的景象,各类水鸟、野生动物也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
      隆冬时节,站在青土湖防沙治沙示范区观测点,放眼望去,昔日裸露的沙丘被一层厚厚的植被覆盖。一人高的梭梭长势旺盛,一眼望不到边的麦草方格成为沙漠环环相扣的防护带,蔚为壮观。
      近年来,民勤县把民勤绿洲北线、西线的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昌宁西沙窝等沙患严重区域作为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活动,全县每年完成压沙4万亩以上,有效阻隔了两大沙漠合拢,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根据每年8月卫星资料分析,青土湖及周边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在波动增大。2016年遥感监测,青土湖及周边植被覆盖面积已达到了10.58平方公里。近8年来,青土湖及周边植被覆盖面积平均每年增大1.09平方公里。
      “青土湖是民勤防沙治沙的主战场。2010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持续不断的压沙造林、封沙育林、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沙尘天气少了,降雨多了,植被覆盖率极大提高,成林速度也快了。现在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防火,加强林木管护,保护野生动物。”民勤县湖区林业工作区站站长徐向中对记者说。


    芦苇荡中水潋滟
     

      解放初期,青土湖水域面积仍有70平方公里,至1959年完全干涸。
      水没有了,湖干涸了,“窥探”已久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也因此而“抬头”,并在这里呈合围之势,风沙不断侵袭着民勤这片“一叶绿洲”。
      为改善青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促使该区域植被尽快恢复,2010年秋季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方,在青土湖人工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水面;2011年,下泄生态水量2160万方,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水面;2012年,下泄生态水量3000万方,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水面;2013年,下泄生态水量2000万方,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水面;2014年,下泄生态水量3300万方,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水面;2015年,下泄生态水量2833万方,形成了22.36平方公里的水面;2016年,下泄生态水量3358万方,形成了25.2平方公里的水面。
      通过采取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措施,青土湖区域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地下水位也开始不断上升。2007年4.02米、2008年3.91米、2009年3.88米、2010年3.78米、2011年3.60米、2012年3.48米、2013年3.32米、2014年3.20米,2015年3.14米,2016年2.99米。一路走来,青土湖地下水步步升高,较2007年上升了1米多。
      经过逐年增加生态配水比例连续注水,干涸了51年之久的青土湖连续7年形成水面,并且在不断扩大。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也在逐年上升。2014年9月,省水利厅和发改委组织专家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开展了现场评估,北部湖区已形成了106平方公里旱区湿地,局部地方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2020年“北部湖区预计出现总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左右的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的浅埋区,形成一定的旱区湿地”目标提前6年实现。
      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介绍,至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29.86万亩以上,压沙造林面积达51.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以上,全县荒漠化面积由2009年的2254万亩减少到2142万亩,荒漠化占比由2009年的94.5%降到89.8%,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1.21%提高到17.7%。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目标,2010年以来,民勤县完成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40万亩,示范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5万亩。通过防沙治沙,荒漠化程度由原来的重度、中度向中度、轻度方向发展。青土湖区域多年枯萎死亡的芦苇现在长势十分茂盛,植被达到了全覆盖。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2010年以来,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11.56万亩,是2009年前总量的96.3%,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2.06%提高到现在19.72%。完成封山(沙)育林草236.95万亩,建设封禁围栏193.7公里,完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60万亩。高标准建设了以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县青土湖、西大河、老虎口,凉州区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及新红路、荣生路、金荣沙漠生态公路沿线,古浪县民调渠沿线等为重点的防沙治沙示范区,完成防沙治沙技术示范20多项。同时,加强湿地恢复和保护,启动实施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到156.3万亩,居全省市州第4位。


    治沙用沙兴产业
     

      “随着青土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迎来了发展沙产业的良好机遇。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沙产业,增加农民群众收入,逐步从防沙治沙向治沙用沙转变,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青土湖沙产业示范区,曾经担任过民勤县西渠镇制产村党支部书记的何德荣指着远处的梭梭林对记者说。
      青土湖沙产业示范区分湿地保护旅游观光区、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区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三个分区,总面积20万亩,其中梭梭接种肉苁蓉3万亩。
      2012年,何德荣发起成立了民勤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群众栽植梭梭,探索发展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经过几年的实验,初步掌握了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13年,民勤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青土湖治沙生态林2000亩,组织实施“民勤县干旱沙区生态节水型梭梭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开展地膜覆穴、施用农家有机肥技术试验,投资30万元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试验300亩。合作社研发的“地膜覆穴、施用农家有机肥”接种肉苁蓉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种植肉苁蓉产量、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形成了梭梭林接种肉苁蓉沙漠特色林下经济产业链,对促进沙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现在青土湖区域的生态越来越好,梭梭林长势旺盛,我们通过发展沙产业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2015年每亩采挖肉苁蓉10公斤,共3吨,年收入12万元。2016年共采挖肉苁蓉13吨,收入60万元,合作社的每个社员收入达6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目标。”何德荣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